编程少年再加一


前言

zph是种瓜之前就认识的一位少年朋友,喜欢且擅长编程。上次编程少年1+1访谈之后,种瓜又联系了zph,也请他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编程的经历,于是有了此续篇

我们虽全以“编程少年”概括之,但他们鲜明的个性跃然屏幕之上。随数量增加,他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会呈现出什么样貌?引人好奇与期待。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

当我们谈论编程时,其实是在谈论玩乐与创作


前天晚上与种瓜就官网改版发散式地讨论了一番,核心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向外部讲述CodeLab想做什么、在做什么。讨论到最后,落脚到基于编程的表达与创作,正如CodeLab的使命是,“传递编程的乐趣,鼓励孩子成为数字时代的创作者”。

讨论过程中,关于个人自发的表达与创作,我们发现或许有股令人期待的浪潮正在蓄势。Scratch、Micro:bit、树莓派等志在鼓励数字表达、创作、赋权的非盈利组织,自不必说。值得注意的是,软件提供商如微软和苹果,当下都有编程教育相关的产品或项目;玩具厂商正设计、生产更多种类的智能玩具,典型如机器人;游戏厂商推出了可编程控制游戏过程的版本。这些意味着什么?软件的使用者可能成为开发者;玩具的玩法可由自己想象与发明;游戏玩家可能成为游戏设计开发者。我们由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地创作表达。